網路流言:不吃5(10)分鐘後收起來,下餐減半!
假設如果心軟換飼料或加罐頭,以後會養成挑嘴的習慣,還很難改?!
最近常常遇見主人煩惱自己的狗狗都挑食不愛吃飯,
也看到很多種角度在討論關於狗狗挑食的情況與解決方法,
其實以行為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假設是成立的,也不少飼主應該有慘痛的經驗。
但如果這句話完完整整的讓養狗的新手看到且相信,那這個新手可能會有慘痛的經驗,怎說呢??
狗狗不吃飯可從三個面向來看
一是生理需求(營養):
假設餵食過量,上餐吃太飽,狗狗是否因還有飽足感而拒吃呢?
假設長期因不適合的食品餵食導致狗狗體內某種營養素缺乏而拒吃固有的食品或偏好特定食材呢?
假設因食品的保存不當因而導致發霉、長蟲變質,而使的狗狗在身體上拒吃這噁心的東西呢?
從上面三種假設,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面向的課題。
餵食方式與餵食量(一日所需熱量)、完整營養需求(營養學)、食品保存方式。
一日所需營養、餵餐數及營養需求還會依據狗狗生命周期有所調整,網路上有很多相關資料這邊就不一一贅述了。
但我們可以從這個課題延伸思考到狗狗吃甚麼好呢?
不論是鮮食、半鮮食、飼料、還原肉糧、肉骨泥或是生食等方法,在現今有如戰國時期的寵物食品市場中各有一片天下。
其門下還能衍生出各種派系。如何挑選就只能端看家長的生活習慣、口袋深度跟狗狗吃後的反應。
但不例外的是,該理論是否合乎邏輯、科學。製作方式是否衛生、安全。
二是健康狀況(醫療):
一般而言,生病中的犬貓通常伴隨著食慾不振的問題,當然很多狗狗求生意志堅強或討好主人,還是會吃飯。
但若因生病而引起拒食的情況時,病情通常就嚴重了。
飼主應長期飼養下理應了解自己的愛犬健康狀況與固有問題。在問題發生時能有過往經驗提供參考。
並進行假設、求證來確認原因。
若是剛飼養的新手也應在飼養前做基礎功課和飼養中持續進修。以了解狗狗基礎的生理知識。
無法確認原因或無能力確認拒食的原因,也應帶去醫院由專業的獸醫師確認是否因生病所引起的。
三是飲食習慣(行為):
回到剛開始的假設"假設如果心軟換飼料或加罐頭,以後會養成挑嘴的習慣,還很難改?!"
當狗狗發現透過某些舉動能滿足他一些需求時,他會將這個舉動發展為固定的行為模式。
挑食的行為模式算是一種很典型的範例。
對狗狗而言:我不吃飯,稍後會有更好吃的出現,或下一餐會出現之前難得吃到的珍饈或是其他口味的食物。
對狗狗而言主人的換食動作,就是在鼓勵他們的行為。告訴他們。我只要在堅持一下,主人就會端出更棒的東西給我吃!
因而你家的狗狗一直重複這樣的行為,直到你端不出其他的東西為止。
因此良好的用餐訓練是很重要的。
不吃收掉,這道理跟教小孩不要在飯前吵著吃零食一樣,如果你一時心軟,後面就是沒完沒了的吵下去,直到家長翻臉拿藤條出來。
小結:
大膽架設小心求證,不要再一味的相信網路流言。或單方面的相信片段的知識。
祝大家養狗順心平安。